在江西省鄱阳县莲山乡,有许多看似寻常的土堆,平时大家都不会多看一眼,可是等大家需要土,去挖掘的时候,居然在里面发现了古砖、青铜器、瓷器还有铜钱。这些精致的砖头,令当地村民非常稀罕,有不少村民把这些砖拿走用来盖了房子,在把其中一个土堆挖到所剩无几的时候实盘配资查询机构,他们还发现了一件形状有点怪异的超大型青铜器,这个青铜器上面有三个角,中间是圆形的,分上下两格,它的出现让村民们开始对这些土堆重视了起来。那这个青铜器的作用是什么?土堆里面又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这些古物又是来自哪个朝代呢?一圈三连,点个关注~
在江西省鄱阳县莲山乡这个小小的乡里面,有一座挨着一座的小山堆,大概有100多座的样子,当地村民从出生开始这些土堆就一直在那里,对于他们的数量以及高度等等他们都没有做过多的关注,他们以为这些不过就是当地的环境特点而已。
直到有一天,他们乡里面兴修水利,需要用到大量的泥土,他们就不禁想起了这无数的土堆,他们开始效仿起了“愚公移山”,在挖掘这些土堆里面的泥土用来施工以外,他们还思考着,如果把这些土堆全都给移平了,他们乡里面的视野可能会更阔一些,用来种庄稼的田地也会增加不少。
展开剩余90%没想到,挖着挖着,土堆里面出现的就不仅仅是简单的泥土了,里面居然蕴藏着古砖,青铜器,瓷器,以及铜钱。不过这些东西,除了古砖让当地村民高看一眼之外,其他的物件在村民眼中没有多大的作用,他们也丝毫没有意识到它们的价值。
这些砖头,比当代村民家中用的砖头都要大很多,看起来非常的结实,并且挖出来的这些砖头几乎没有破损,就跟新的一样,村民们看见这些眼睛都放光了。尤其是这些砖头,比自家的砖头要精致不少,六个平面上都刻有花瓣型的铜钱纹,线条交错纹或者是兽类脸谱,他们想着如果自家的房子用这些砖头,肯定要气派不少。
于是,陆陆续续的,有村民开始把这些砖给搬走,拿回家盖房子去了,那些准备修房子还没有落实的村民家里,如今更是迫不及待的开始修起了新房子,他们几乎整栋房子全都是用这个土堆里面挖出来的砖给砌成的。
这些村民的动作相当的迅速,没用多长时间,这其中几座土堆就快被村民们给铲平了,里面所隐藏的秘密也毫无遮掩的展露在人前了。他们在土堆里面挖到了一件形状怪异的青铜器,这个青铜器和前面挖到的完全不一样,它的个子太过强壮,不容人忽视。
这件青铜器差不多有半人高,上面有三个角,中间是圆形的,分上下两格,它的出现让当地村民炸开了锅,大家对它议论纷纷。有村民说,这个青铜器的外观看着像抽水机,也有村民说,它像是用来做饭的……
因为村民们对这个青铜器的看法实在太多,他们自己商量许久也无法做出结论,于是就请来了相关的专家对这个青铜器进行鉴定,专家经过仔细甄别之后,告诉村民们,这件青铜器叫做“青铜甗”,村民们顿悟,原来这是件大宝贝。
接着,他们就开始对这些青铜器来源的土堆重视了起来,他们不但停止了挖掘,还商量好了集体保护,在保护的同时,他们还告知了相关部门。江西省文物部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迅速派了一支考古专家队赶往莲山乡,去进行现场考察研究。经过专家们的研究之后,他们统一认为,这些土墩已经拥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在对村民们挖出来的这些古物以及现场进行进一步研究之后,专家们还得出了更加确切的结论,他们认为,这些乡里面的土墩,并不仅仅是拥有很长历史的土墩,它们是古墓,还是汉代的。这一百多座土堆里有一百一十九座都是汉墓,其中最大的一座古墓高达18米,底座周长为100多米。
对于那件出自汉代古墓的青铜器“青铜甗”,专家认为,它当属江南第一宝物,是仅仅次于国宝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的存在,可谓是价值连城。至此,莲山乡这些土堆的神秘面纱算是揭开了一层,可是大家对于它的庐山真面目还不得而知,这些古墓到底是哪些人的墓,还得做进一步研究。
在专家们苦心孤诣进行资料研究的时候,突然发现了一张通过卫星拍摄的图片,这张图片里面正好把整个莲山乡都给拍进去了,而这些土墩更是清清楚楚的展现在图片里面,这一座一座的土墩连起来看,像是一条龙,绵延了足足五六公里。
如果这些墓的排列顺序是有意为之,那么实盘配资查询机构这些墓的主人身份肯定不一般,要知道在封建的古代,皇上是被称为真龙天子的存在,与龙相关的东西,普通人不仅不敢用甚至还会避嫌,只有皇室中人,以及对于皇上有特殊意义的人才能用起“龙”来有恃无恐。
这么大的汉墓群,在江西省乃至全国都已经很少见了,如果把这些墓的秘密给研究透彻了,不仅知道墓的主人是谁,还知道主人的生平,那么,对于研究汉代的殡葬习俗以及汉代的历史文化将会有重要的价值,专家们不得不把对这些墓的重视程度又提高了一个档次。
在一些专家留在档案室里面查找资料的同时,一些专家来到了古墓群周边的村子进行走访打听,希望两头并用,在更短的时间里面找到有用的线索。
在这个古墓群旁边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子叫做英家村,这个村子里面的村民给专家提供了有用的线索。他们说,这一百多座墓是汉代大英雄英布以及他手下将士的,他们英家村的人,世世代代有一个使命,就是守护这些墓葬群。
他们为什么要守护这个墓葬群呢?这一守就守了两千多年,这样的责任感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当地村民给出的解释是,英布是他们的祖先。
这英布是谁呢?他是汉初八大异姓王之一,与韩信彭越并称为“汉朝三雄”,对于汉朝的建立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是推翻暴政秦王朝,解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中的大英雄。他的后代们,世世代代都对他怀着崇高的敬意,算是合情合理。
而关于英布的故事,似乎已经深深印在了每个英家村村民的心里面,他们张口就来,说得有理有据,有头有尾。
据村民介绍,英布是安徽六安人,在小的时候算命先生就告诉他的父母“此子日后,贵不可言”,父母当时高兴坏了,可是英布一路成长,除了成天惹事生非,没有给他们造就任何的惊喜。
不过他的人生在陈胜吴广起义时,彻底改变了。当时,他带着自己结识的肝胆相照的朋友投奔了南方的吴芮,这吴芮是鄱阳的首任县令,在当地深受百姓爱戴,并且自身很有才能,是一个有远见的政治家,早就预见了秦朝的衰退,私自囤起了兵和粮,在天下大乱时,义旗一挥,成为了南方的义军首领。
英布很得吴芮的赏识,吴芮不止交给了他兵权,还把自己女儿嫁给了他,甚至为他建了一个英布城,让他率领军队在城里面练兵。如此,英布在军中就积攒了很多的人气,具有很高的威望。
在刘邦和项羽联合对抗秦朝时,英布带领着自己的精英部队,加入到了项羽的队伍当中,为推翻秦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秦朝彻底覆灭之后,吴芮被封为衡山王,英布则被封为九江王。
一山不容二虎,暴秦除了,两虎就开始争霸,刘邦与项羽所带领的部队瞬间站在了对立面,拉开了楚汉战争。吴芮和英布慧眼识人,他们认为刘邦身上才有作为一国之主的特征,不做丝毫犹豫的背弃了项羽,投靠了刘邦,还一点都不念及旧情,帮助刘邦对抗项羽。
在项羽乌江自刎后,刘邦建立了汉王朝,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吴芮和英布分别被立为长沙王和淮南王,都是作为汉初八大异姓王之一的存在,他们在当时的地位非常高,可是,一个真正的天子,往往不是好的主子。
刘邦虽有治国之才,可是它的作用仅仅在于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在打仗的时候他不像项羽那样冲在前线,而是留守后方,在老百姓的眼中,在天下人的眼中,对国家民族有贡献的,救他们于危难的,是挡在他前面的这一群人。
刘邦作为天下共主,却不被天下认可,他心里十分憋屈,同时,他认为这些功高震主的异姓王,很有可能会起反心,到时轻而易举的颠覆了他的王朝,说不定还要被百姓赞叹,于是他选择先下手为强,想尽各种办法将这些他的眼中钉肉中刺,除之而后快。
英布打仗的时候都不怕死,面对这种状况,他却十分的害怕,怕自己死得毫无价值不说,还无端留下千古骂名。于是,他选择了置之死地而后生,开始公然与汉王刘邦叫板,试图推翻他建立的汉王朝。
不过最后,吴芮的儿子吴臣,为了能够崭露头角,被刘邦器重,他假意找英布合作,经过精心谋划,在他们约定的汇合地点鄱阳把英布给杀了,一代枭雄就此陨落,叱咤风云的大英雄就连荣归故里的机会都没有,落得个惨死异乡的下场。
村民们讲的这个故事非常的生动,给出的这个线索也十分有用,可是对于他们的说法,专家持保留态度。因为史料上虽然记载了英布确实死在鄱阳,不过他的头颅都被割了下来让吴臣给带到长安请功去了,他的下半身被好好安葬的可能微乎其微。那他的尸体到底哪里去了呢,或者是说被怎样处理了呢?对于英布最后的归处,史料上没有任何的记载,后人不得而知。
在专家仍旧没有放弃继续走访的时候,又得到了另一条线索。有一个叫做程家村的村庄,离英家村很近,他们之间就隔了一条河,这里的村民说,古墓根本不是什么英布的坟墓,而是西汉时期一位太后的陵园所在。
他们甚至还给专家们展示了一个石质牌坊,这个牌坊虽然已经破碎,不够完整了,可是上面刻有的图案还清晰可见,只见在山水与人物之间,有两条气势磅礴的龙在抢夺一颗珠子,让整个牌坊看起来特别的有气势。
据村民说,这个牌坊,本来是挂在村中要道的一个高大门楼上的,不过那个门楼已经不复存在了,他们就只能把这个牌坊给埋在地里,好好的保护起来。在当年,那个挂牌坊的门楼,足有十米多高,门楼的形状呈八字形,非常的气派,而这个精心设计的门楼,就是那些墓存在这里的标志。
村民们讲的事情,专家们很有兴趣,当专家们想要了解更多情况的时候,村民们却表示,自己只知道这么多,其他情况也不了解,也就是说,他们讲的故事更像是传说,不值得让人相信,而专家们却觉得这条线索不容忽视。
毕竟专家本来就已经推测这个墓很有可能是皇室成员的墓,如今还出现了只有皇帝或者是皇帝允许的人才能够使用的二龙抢珠的标志,如果这墓真的是村民们口中所说的西太后的,她作为后宫中的佼佼者,那就解释的通了。
不过,在逻辑上符合情理的事物,没有依据的支持,也会显得苍白无力。专家针对这一线索进行了针对性的资料调查,最终发现在汉朝不管是皇帝,还是皇后或皇太后,这些人的陵墓绝大部分都建在了咸阳,死了被葬在这么偏远的地方,还被封过太后的人根本没有记载。
至此,所有有用的线索都已经中断,专家们不得不继续进行走访,可是在走访的时候,发现这些村民们的说法变得越来越不可信,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件事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让一些人无中生有的话流传了出去。
专家只能停止走访,静下心来,漫无目的的翻看各种资料,在查阅资料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专家提出了大胆的猜测,他说,别看这个地方有100多座汉墓,很有可能这些墓里面一个人都没有,它们只是用来藏东西的大型窖洞,而藏的是什么呢?是兵器。
这个猜想一出,其他专家们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在村民捡到的这些古物里面,确实有不少的铁剑,铁饼等军事用品,甚至那个青铜甗,鉴定出的使用结果也是一件军事用品,是作为军队炊具的存在。
并且,史书记载,莲山乡背靠皖赣边界,北临鄱阳湖,是兵家必争之地。曾经,明朝始祖朱元璋和陈友谅还在这个地方交战,他用20万人马战胜了陈友谅60万大军,为自己的基业奠定了基础,而他们的战争,鄱阳湖之战也就此留名。
随后,根据这一猜想,专家在鄱阳县志当中找到了这样一段记载,“布为吴芮续,使将兵囤此”。而英布的英布城,就在县西北百五十里,也就是说,英布练兵的地方很有可能就在莲山乡,在打仗前夕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备战的武器就事先藏在了这些窖洞里面。
那么,后面推翻秦王朝的暴政的战争已经开始,英布率领的军队也参与其中,这些兵器怎么没有派上用场呢?不过是,聪明的人都喜欢留一手罢了。
发布于:天津市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正规配资十大排名_十大合法配资_十大正规配资平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