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盛放 陶红摄
“冷艳争春喜烂然,山茶按谱甲于滇,树头万朵齐吞火,残雪烧红半个天。”山茶花,属于云南,又不仅仅灿然云南。山茶花,绽放时,绚烂多彩;凋零时,她的花瓣依旧相互依偎,紧密携手,象征团结与友爱。承于此,2018年6月,以繁荣云南民族文化、培厚文学艺术土壤、见证并记录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发展为己任的《民族时报》“山茶花”文化副刊绽放云岭。历经5年多的阳光雨露和风雨滋养,以及来自全省乃至全国各地作者、读者的关爱和支持,独属云南的“山茶花”愈显魅力。
希望“山茶花”好一点,再好一点,更好一点!这是我们的心声,也是我们的行动。2024年,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在新的起点上,要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我们带上希冀与期许再出发,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今天起,《民族时报》的“山茶花”将“合乐而歌”,让我们的广大读者不仅能欣赏到优美而有故事的文学艺术作品,更能聆听到声情并茂的音频版本,一起沉浸于民族特色浓郁的文化芬芳里。
让我们一起,听,山茶花开的声音……
那 刀 辣
在石屏县南部山区牛街,有一个位于红河岸边高山峡谷间的叫那刀的村子。我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的一天来到这个村子的。那时,通往村里的道路凹凸不平、灰尘飞扬,从牛街乡政府过去,一路爬山过坎,七八公里山路艰难地走了近一个小时。
在乡党委书记老何的带领下,我看望了从县里下来驻扎在村里开展村建的干部,听当地干部介绍了村里的情况。那刀村四处是石头山,当年人均年收入就四五百元,大部分群众还住在破烂的土掌房里。这里严重缺水,一到旱季,村里蓄水坝塘干涸群众连饮用水也难以解决,往往要爬一个多小时山路去红河里背水。但这样的地方也有它的优势,据说村里产的小辣椒,自身带着天然的油脂,集清香、脆辣、味美、可口于一身,拿到牛街集镇上或对岸的县城出售,每斤可卖到几十元钱。
当天的午饭就在村里的一户人家解决,主人家很是热情,宰杀了自家养下的土鸡,又从山地里弄回了些绿菜满满煮了一大锅。饭前,何书记从随身带的包里掏出了一包东西,撕去用报纸包着的外包装,又打开用白色信笺纸包着的几个小辣椒,对我们说,这就是那刀村出产的辣椒,大家都叫它“那刀辣”。这些辣椒是不久前何书记从老乡那儿买的,凑上看看,它们自带的油脂将信笺浸得油油的。“那刀辣”好是好,只可惜产量太少,再加之群众商品意识不强,大部分栽种仅是为了满足自家食用。要是能将它推广开,群众的致富也就有路了,乡里正在研究这项工作。何书记将随身带的“那刀辣”一一分给大家享用,将辣椒蘸过鸡汤或菜汤后再蘸上盐巴,一种独特的美味刺激着每个人的味蕾,那感觉辣口不辣心,辣中有香,辣中带甜,让人饭也不自觉地吃多了。
前年初夏,我到厦门学习。石屏县的阿福恰好也在同一班。一天晚餐,阿福拿了一包包装精美的小辣椒到食堂,向大家推荐说,这是我们石屏牛街的“那刀辣”。厦门师傅做的菜口味不太适合我们,大家吃个辣椒下下饭菜。我从阿福手里拿了两个“那刀辣”,满满地吃了一大碗饭。席间,我问起阿福近年来“那刀辣”的发展情况。他告诉我,当地政府这些年一直把它作为特色产业培植,目前,种植面积比过去大幅度增加了,在县城还专门设立了销售店,包装也请专业人士设计,可精美了。一小包装上五六十个“那刀辣”就可卖到上百元,市场行情也很喜人。我没有告诉年轻的阿福,自己比他这个年纪还小的时候就到过牛街到过那刀村,品尝过“那刀辣”。见我对“那刀辣”很感兴趣,阿福将剩下的10个留给了我。
那10个“那刀辣”被我从厦门带回了家,一直没舍得吃。谷雨前后,我将它们剥去皮后,将辣椒籽撒进了家门口的花盆里,一个多月后,30多棵绿油油的小苗在花盆中茁壮地成长起来了。端午前后,我带着意外喜悦的心情,将它们一一移植到空置着的几个花盆里。这些小苗没有让我失望,立秋时节,开始挂起了翠绿的“那刀辣”。待它们一个一个变得通身金黄、色泽光亮时,我便每天摘几个下来洗净,放上盐巴味精酱油,就着米饭或面条大快朵颐,那味道一点也不亚于当年在那刀村品尝过的原产“那刀辣”。整个秋天,我都在享受着辣椒带来的舌尖上的美味。
摘了辣椒的“那刀辣”枝条,依然精神饱满地挺立在花盆中,我在等候着、期待着,来年再次收获它们那压满枝头的果实带来的舌尖上的享受。
来源:民族时报
作者:稼禾(作者系云南省作协会员)
然而,长江商报记者发现,除了已公布的更正内容外,大烨智能还“偷偷”修改了2020年年报多处内容,而更新后的年报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更新版2020年年报中,大烨智能介绍“公司组建了60多人的专业研发队伍”,而在“研发投入”单元中又显示,公司研发人员人数为82人,前后相差了约20人。
策划:陶红
监制:杨燕明
播音:马新焕
校对:李明
编辑:陈慧君配资杠杆平台十倍杠杆
发布于:云南省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正规配资十大排名_十大合法配资_十大正规配资平台观点